顯示具有 氣候變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氣候變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研究人員解開了有200年歷史的火山難題

 原文網址:https://news.st-andrews.ac.uk/archive/st-andrews-researchers-solve-200-year-volcanic-mystery/

最近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終於解開了困惑科學家將近200年,關於一場大型火山爆發究竟發生在哪的謎題。

該次神秘的爆發發生在Zavaritskii火山(位於千島群島的新知島)。爆發炸出了一座三公里寬的火山臼,露出下方由紅色、黑色與白色的岩石堆疊而成的壯麗岩層,其形成於過去的噴發事件。圖片來源:Oleg Dirksen

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大型小行星撞擊長期來說並不會對地球的氣候造成影響

 原文網址:https://www.ucl.ac.uk/news/2024/dec/massive-asteroid-impacts-did-not-change-earths-climate-long-term

根據倫敦大學學院的新研究,大約在3565萬年前有兩顆大型小行星撞上地球,但它們並未對地球氣候造成任何持續性的影響。

藝術家描繪一顆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的場景。圖片來源:iStock / dottedhippo

2024年10月1日 星期二

氣候變遷引發的山崩造成地球持續震動了九天

 原文網址:https://www.ucl.ac.uk/news/2024/sep/climate-change-triggered-landslide-caused-earth-vibrate-nine-days

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參與的新研究指出,格陵蘭偏遠地區發生的一場山崩產生的巨大海嘯在一座峽灣內部來回晃動了九天,造成了傳遍整個地球的震動。


事件之前()與過後()的實地拍攝照片。黃色為崩落的山體區塊。紅色虛線為濺起的水花(backsplash)與海嘯(tsunami)到達的高度。圖片來源:UCL

2024年1月11日 星期四

地球科學家畫出過去6600萬年大氣二氧化碳的變化過程

 原文網址:https://attheu.utah.edu/science-technology/geoscientists-map-changes-in-atmospheric-co2-over-past-66-million-years/

By Brian Maffly

由於人類過去兩個世紀大量燃燒化石燃料,現今大氣裡的二氧化碳含量至少是數百萬年來的最高峰。


這張圖顯示了從工業革命前至6500萬年前,整個新生代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過程(單位為百萬分之一(ppm))。科學家解譯在地質紀錄中的代用指標來進行估算,不同顏色的條帶代表透過不同的代用指標數據,獨立重建出來的全球平均溫度。虛線為今日的二氧化碳濃度420 ppm。圖片來源:Gabe Bowen, University of Utah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熱帶地球最高峰的冰芯對於氣候的變異提供了新的觀點

 原文網址:https://news.osu.edu/ice-cores-from-earths-highest-tropical-peak-provide-insight-into-climate-variability/

by Tatyana Woodall

新研究首度探討從熱帶地球最高的山脈的頂峰採集而來的冰芯,其中的新證據為亞馬遜盆地過去60年的氣候紀錄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觀點。

這張近照詳細呈現了祕魯瓦斯卡蘭山上的大量冰雪。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

全球河川甲烷排放量的分布圖揭露出意想不到的甲烷來源

 原文網址:https://news.wisc.edu/mapping-methane-emissions-from-rivers-around-globe-reveals-surprising-sources/

By Adam Hinterthuer

甲烷是會導致全球暖化的強力溫室氣體。在全世界的甲烷排放源中,淡水生態系占了一半——特別是河川溪流,科學家認為它們排放了非常大量的甲烷,但是從全球來看它們的排放速率以及模式為何,大部分還是沒有文獻探討。

研究發現河川溪流產生的甲烷多寡跟它們所在的緯度或溫度沒有關係,而主要受控於周圍與它們連通的棲地類型。圖片來源:Jerry87/iStock

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

北大西洋深處曾經跟地中海一樣溫暖

 原文網址:https://news.st-andrews.ac.uk/archive/depths-of-north-atlantic-ocean-once-as-warm-as-the-mediterranean/

今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一篇古代海洋溫度的新研究顯示,北大西洋深處的溫度曾經到達20,比現在的地中海表面還溫暖。

科學家表示新數據顯了我們急需避免二氧化碳在未來繼續升高的原因。

2022年4月13日 星期三

或許冰帽融化並非海流中斷的原因

 原文網址:https://news.wisc.edu/melting-ice-caps-may-not-shut-down-ocean-current/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主持的新研究表示,北極冰層融化造成海洋環流突然變化的關係上,我們用來模擬未來氣候的模型也許設定得太過敏感。

2021年12月9日 星期四

地球公轉軌道隨時間的變化驅策了生物演化

原文網址:https://www.cnrs.fr/en/when-variations-earths-orbit-drive-biological-evolution

鈣板藻(Coccolithophor)是一種微小的單細胞藻類,它們會在細胞外圍形成迷你的石灰岩板,稱為鈣板(coccolith),其形狀以及大小依據種類不同而有差異。鈣板藻在死後沉到海底,身上的鈣板接著堆積在沉積物裡面,使得它們在地質時間中的詳細演化過程可以被沉積物忠實地記錄下來。

鈣板藻是浮游生物中重要的一份子。它們的演化過程依循著地球公轉軌道偏心率的變化節奏。圖片來源:Luc BEAUFORT / CNRS / CEREGE

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科學家在非洲最新發現的「蹺蹺板型氣候」驅動了人類演化

 原文網址:https://www.shh.mpg.de/2005624/kaboth-bahr-scerri-african-climate-seesaw?c=1935799

科學家在非洲最新發現的「蹺蹺板型氣候」驅動了人類演化

德國波茨坦大學的Stefanie Kaboth-Bahr博士領導的科學團隊,發現過去有種類似聖嬰現象的氣候模式,主導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過去62萬年的環境變化,這段期間也是人類演化史上的重要時期。之前科學家較常認為人類演化與冰期―間冰期循環有一定的關聯,但團隊發現這個氣候模式對古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造成的影響要來得更大。

研究人員主張低緯度的氣候作用掌管了非洲西部和東部動植物的演化與擴散過程,方法是透過增加資源豐富的環境與穩定的生態過度帶,一般認為這些環境條件對於早期人類來說也很重要。圖片來源:Hans Sell

2021年5月26日 星期三

地球植被的變化速度是最近18000年以來的新高

 原文網址:https://news.wisc.edu/earths-vegetation-is-changing-faster-today-than-it-has-over-the-last-18000-years/

By Eric Hamilton

10000年前左右,冰層最近一次大量消融時地球的植被發生了快速的變化。對於全球花粉化石的調查結果發現地球植被目前的變化速度至少和當時一樣快。

為了研究過去的植物生態系與它們的變化過程,研究人員前往湖泊或者其他適合的環境來鑽取岩芯,這些層層堆疊的沉積物裡通常含有數千年來不斷堆積下來的花粉顆粒。接下來,透過鑑定並計算裡面不同種類的花粉顆粒有多少,研究人員可以重建當地的植被組成。最後,利用花粉豐度隨著時間的變化,就能估計出植被的變化速率。圖片繪自Milan Teunissen Van Manen

2021年3月30日 星期二

海洋化學成分的變化顯示海平面如何影響全球碳循環

 原文網址:https://news.ucsc.edu/2021/03/ocean-chemistry.html

鍶同位素的最新分析結果揭露了在地質時間當中,氣候和海平面的變化如何影響全球碳循環

By Tim Stephens

分析海洋沉積物中鍶同位素的最新結果讓科學家得以重建過去3500萬年以來,海洋化學成分的波動跟氣候因子的變化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

這幅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的影像是從深海沉積物岩芯中萃取出來的海洋重晶石,其提供了海洋化學性質隨著地質時間經過而變動的紀錄。(圖片來源:Adina Paytan)

2021年2月26日 星期五

遠古證物指出地球歷史在四萬二千年前有個重大的轉捩點

 原文網址:https://newsroom.unsw.edu.au/news/science-tech/ancient-relic-points-turning-point-earths-history-42000-years-ago

就像《銀河便車指南》中所說的,終極答案是42

By Sherry Landow

由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和南澳博物館共同主持的國際研究顯示,在四萬二千年前地球磁場暫時消失引發了劇烈的氣候變遷,進而造成全球環境變化與大滅絕事件。

這場以大範圍出現的極光為特徵的劇烈氣候變遷,或許能解釋其他演化上的謎團,像是尼安德塔人為何滅絕。圖片來源:Unsplash

2020年9月16日 星期三

高度還原地球氣候歷史的紀錄使得現今的氣候變化有了比較基準

 原文網址:https://news.ucsc.edu/2020/09/climate-variability.html

高度還原地球氣候歷史的紀錄使得現今的氣候變化有了比較基準

過去6600萬年的連續紀錄顯示自然情況下,地球繞日軌道改變而造成的氣候變化幅度,遠小於預計之中未來因為溫室氣體排放而造成的暖化幅度。

By Tim Stephens

氣候學家首度把過去6600萬年來地球的氣候變化彙整成一份高度還原的連續紀錄。這份紀錄顯示氣候有四種不同的狀態,研究人員將它們分別稱為熱室、溫室、涼室、冰室(Hothouse, Warmhouse, Coolhouse, Icehouse)

全球平均氣溫過去6600萬年與未來的變化趨勢,其中顯示了不同的氣候狀態。圖片來源:Westerhold et al., CENOGRID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新研究提出警告:我們低估了北極暖化的速度

 原文網址:https://www.nbi.ku.dk/english/news/news20/new-study-warns-we-have-underestimated-the-pace-at-which-the-arctic-is-melting/

新研究提出警告:我們低估了北極暖化的速度

哥本哈根大學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成果表示,北極海冰目前的融化速度比過往推估的還快,但是現行的氣候模型卻還沒把過去40年來急速上升的溫度給納入其中。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國際團隊的分析結果縮小了氣候敏感度的範圍

原文網址:https://newsroom.unsw.edu.au/news/science-tech/international-analysis-narrows-range-climate%E2%80%99s-sensitivity-co2

國際團隊的分析結果縮小了氣候敏感度的範圍

如果二氧化碳的濃度變成工業革命之前的二倍並維持下去,全世界的暖化幅度最終可能為2.34.5°C,而非之前預估的1.54.5°C

2020年3月30日 星期一

適度的地球工程可以降低氣候變遷的風險


適度的地球工程可以降低氣候變遷的風險
倫敦大學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透過人為方法把適量的二氧化硫注入地球的上層大氣,使得可以反光的氣膠微粒層厚度增加,整體而言能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2019年12月3日 星期二

科學家警告人類已經越過了九項氣候臨界點


科學家警告人類已經越過了九項氣候臨界點
在十年前定義出來的氣候臨界點中,頂尖科學家團隊警告人類已經越過了其中的一半以上。
一架飛機掠過阿拉斯加的蘭格爾-聖伊萊亞斯國家公園的冰河上方。圖片來源:Frans Lanting/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科學家探討125000年前的海平面得出了相當駭人的結果


科學家探討125000年前的海平面得出了相當駭人的結果
地球的上個暖期發生在125000年前。新研究顯示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還高10公尺,這可以讓我們一窺如果目前的氣候變遷持續下去,可能會發生什麼景象。
考慮海平面上升時南極洲經常被視為「沉睡的巨人」,但新研究認為它其實是關鍵因子。圖片來源:Australian Antarctic Division

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野火可以把碳封存起來數百年至數千年之久?


野火可以把碳封存起來數百年至數千年之久?
最近發表的一則研究顯示,野火製造出來的木炭可以把碳封存數百年,而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
大火正在肆虐北極圈。圖片來源:ITAR-TASS News Agency/Alamy Liv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