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網址:https://www.ucl.ac.uk/news/2024/jul/gulf-stream-wind-powered-and-could-weaken-climate-change
由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主持的新研究,發現了新的證據可以用來了解末次冰期期間灣流如何變化,也顯示出未來氣候變遷可能會對灣流造成更多影響。
原文網址:https://www.ucl.ac.uk/news/2024/jul/gulf-stream-wind-powered-and-could-weaken-climate-change
由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主持的新研究,發現了新的證據可以用來了解末次冰期期間灣流如何變化,也顯示出未來氣候變遷可能會對灣流造成更多影響。
近年來全球暖化在南極冰層留下了明顯的痕跡。這些「亙古不變」的南極冰雪融化速度比過往預估的還快,而南極西部又比南極東部超出更多。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或許存在於冰層的形成過程——如同最近阿佛列•韋格納研究所主持的國際團隊得到的發現:他們透過岩芯裡的沉積物樣本並結合複雜的氣候與冰層模擬,發現大約距今3400萬年前開始,南極便一直處在冰河期;但是跟之前推測的不一樣,當時冰層還沒有覆蓋到整個南極大陸,而只侷限在東部。至少要再經過700萬年,冰層才有辦法擴展到南極西部的海岸。研究人員在著名期刊《科學》(Science)中敘述了這項新的發現,顯示南極東部和西部對外在作用力的反應有重大差異。
位於派恩島海灣的極星號研究船。圖片來源:英國南極調查局 / R. La
原文網址:https://www.geosociety.org/GSA/News/pr/2024/24-05.aspx
疊層石是地球生命留下的最早地質紀錄。這些奇特的生物結構是由朝向陽光生長的藻毯跟碳酸鹽沉澱物組成。在距今34億8000萬年前初次出現之後,將近30億年的時間疊層石都是唯一的活體碳酸鹽工廠而主宰了地球。
永凍土融化可能是環境品質退化的原因
by Emily C.
Dooley
發表於《自然》集團的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的新研究發現,在阿拉斯加極為偏遠的地區,有數十條河川溪流從澄清的藍色變成混濁的橘色,這些色彩的來源可能是因為永凍土融化而與外界接觸的礦物。
阿拉斯加北極門國家公園Kutuk河的空照圖,顯示河水變成了鐵鏽一般的顏色。永凍土融化造成礦物受到風化作用,使河水變酸,進而讓鐵、鋅、銅釋放出來。照片來源:Ken Hill,美國國家公園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