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隆、柏林與約翰尼斯堡的大學組成的科學團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文章表示,地球最初的地殼其根部仍然殘留在地函裡面,並且在過去的地球歷史當中持續為噴發到地表的岩漿提供原料。
來源:Jonas Tusch
由科隆、柏林與約翰尼斯堡的大學組成的科學團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文章表示,地球最初的地殼其根部仍然殘留在地函裡面,並且在過去的地球歷史當中持續為噴發到地表的岩漿提供原料。
來源:Jonas Tusch
原文網址:https://www.uni-bonn.de/en/news/074-2022
波昂大學主持的國際研究從岩芯當中得到了150萬年的氣候紀錄
富含鐵的沙塵是否可以對海洋施肥,刺激藻類生長,進而捕捉大氣裡的二氧化碳?波昂大學主持的國際研究團隊透過採自斯科細亞海的深海沉積物岩芯,探討這種可以吸收溫室氣體的假說是否在冰河期有所作用。雖然冰河期有很多沙塵飄到南冰洋,卻沒有發現施肥效應的證據。反之在沙塵輸入量較少的暖期,才發生了藻類生產量提高等現象,因此可以封存更多二氧化碳。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原文網址:https://www.ucl.ac.uk/news/2022/apr/diverse-life-forms-may-have-evolved-earlier-previously-thought
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研究人員挑戰了一般對於生命何時出現的觀點,他們發表的新研究提出至少在37.5億年就已經出現多樣化的微生物形式。
這些一公分長,像是梳子一般分岔的平行排列細絲是由紅色的赤鐵礦組成,其中有些受到彎曲,或是具有微管和不同種類的赤鐵礦球體。它們是地球最古老的微體化石——活在海底熱泉附近的海床,以代謝鐵、硫、二氧化碳為生。採自加拿大魁北克的努夫亞吉圖克表岩帶。圖片來源:D. Papineau
原文網址:https://news.wisc.edu/melting-ice-caps-may-not-shut-down-ocean-current/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主持的新研究表示,北極冰層融化造成海洋環流突然變化的關係上,我們用來模擬未來氣候的模型也許設定得太過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