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氣候變遷引起的土壤變化會讓侵蝕加劇以及更多暴洪發生


氣候變遷引起的土壤變化會讓侵蝕加劇以及更多暴洪發生
水循環的加速對生物多樣性、人體健康和水源與糧食的安全都有影響
Sarah Nightingale
當我們考慮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時,通常第一個不會想到我們腳下踩的土地。然而,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領導的研究團隊預估氣候變遷會讓土壤中的大型孔隙減少,這可能造成21世紀末的水循環速度加快,並讓暴洪(flash flooding)頻率增加以及土壤侵蝕加劇。
由於氣候變遷造成土壤的大孔隙減少,未來可能會讓農地淹水更常發生。圖片來源:USDA

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科學家發現上次間冰期的海平面變化相當穩定


https://news.unm.edu/news/unm-usf-scientists-find-stable-sea-levels-during-last-interglacial#
科學家發現上次間冰期的海平面變化相當穩定
這項研究對於了解氣候變遷來說相當重要
By Steve Carr 
試著在腦海中想像下列情境:地球的氣候來回擺盪於寒冷的冰河期和溫暖的間冰期之間。末次冰河期大約是在20,000年前,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低了大約126公尺;而最近12,000年來的氣候變遷則是發生於身為間冰期的全新世。
地中海西部馬略卡島的洞穴入口,新墨西哥大學的科學家在此研究洞穴灰華上的潛流增生。圖片來源:UNM Newsroom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古代的農夫使我們免受冰河的侵擾,卻也深深改變了地球氣候


古代的農夫使我們免受冰河的侵擾,卻也深深改變了地球氣候

 Kelly April Tyrrell 
數千年前,古代的農夫開始拓墾土地以種植小麥、玉米、馬鈴薯和南瓜。此外,他們還灌溉土地來種植稻米,並開始蓄養牲畜。不知不覺之中,他們可能也澈底改變了地球氣候。

2018年9月6日 星期四

地震科學:破壞性餘震


地震科學:破壞性餘震
研究利用人工智慧科技而開始試著對餘震發生的地點進行預測
在大地震發生過後的數周或數月之間,鄰近地區往往會受到強力餘震襲擊,撼動已經受損的社會群落並嚴重阻礙復原進度。

2018年9月3日 星期一

注入井可在數公里之外的地方引發地震


注入井可在數公里之外的地方引發地震
研究發現流體注入沉積岩中比注入下方基岩所產生的地震還要更大,距離也更遠
當人類把流體注入地底深處可能會產生地震。一項有關於此的研究得出了意料之外的模式,顯示現今對於水力壓裂法、廢水處置和地熱井開鑿的建議可能需要重新審視。
此示意圖顯示了一座正在運作的注入井。藍色和紅色區塊分別為注入流體到基岩()和上覆沉積岩()中而誘發的地震發生範圍。灰色線段代表斷層網絡。下方圖表則顯示了兩者對應的地震發生機率如何隨著距井遠近而變化。(圖片來源:Goebel and Brodsky, Science,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