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考古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考古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9月29日 星期四

人類演化史上的關鍵時期發生在東非氣候動盪的時候

 原文網址:https://portal.uni-koeln.de/en/universitaet/aktuell/press-releases/single-news/key-phases-of-human-evolution-coincide-with-flickers-in-eastern-africas-climate

在衣索比亞南部進行的跨領域研究破解了東非氣候的脈動,並顯示出氣候變遷的關鍵時期如何影響人類的演化、擴散以及革新。這項結果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

位在Chew Bahir的鑽井場址,從280公尺長的岩芯中抽出來的襯管會裝滿取上來的沉積物。圖中的日班工人正齊心協力試圖把襯管拔出來。圖片來源:Frank Schaebitz

2021年9月11日 星期六

史前時代的氣候變遷屢次引導人類穿越阿拉伯地區

 原文網址:https://www.shh.mpg.de/2040070/petraglia-green-arabia?c=1935799

德國耶拿的馬克思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沙烏地文化部遺址委員會以及許多其他沙烏地阿拉伯和各國的研究人員最近在阿拉伯聯合進行的研究,開始把這個亞洲西南最大的國家極為豐富的史前史給記載下來。先前對於此地區的研究主要放在海岸與外圍的林地,但是廣大內陸地區的人類史前史一直以來卻所知甚少。


沙烏地阿拉伯北部的Khall Amayshan 4考古場址。此處發現的證據顯示過去40萬年早期人類曾數度來訪此地,也有找到古代湖泊的痕跡。圖片來源:Palaeodeserts Project

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過去氣候變遷時人類社會如何反應?


過去氣候變遷時人類社會如何反應?
過去作物歉收的時候,生活在東亞的人投資心力種植更多樣的作物、加強貿易並發起大型公共建設計畫,這些改變或許幫助他們適應了氣候變遷。
Inga Kiderra
又一次,人類或許能從歷史中獲益良多。當氣候變遷,造成作物歉收、面臨飢荒的威脅時,古代的東亞人適時做出了應對:他們搬遷至別處、開始種植不同的作物,並且拓展新的貿易網路,同時在其他方面想出新的解決之道。
在西藏高海拔地區河谷中的農田。氣候變遷的影響在高海拔和高緯度地區中最為明顯。圖片來源:Jade d’Alpoim Guedes

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科學家發現的證據顯示人類早期的革新行為在人類演化史中出現的時間可以更往前推


科學家發現的證據顯示人類早期的革新行為在人類演化史中出現的時間可以更往前推
根據三篇新研究,這類演化革新出現的證據可以追溯至某個時期,當時人類身處的環境動盪不安而難以預料
美國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人類學家和國際團隊合作之下,發現大約320,000年前東非的早期人類已經開始會和遠方的人類族群進行貿易,還會使用顏料並運用比舊石器時代還要精密的工具。這些新發現的人類活動所在年代跟已知最早的智人化石大約同期,比之前在東非找到的類似證據還早了數萬年。上述這些行為是生活於中石器時代的人類具備的特徵,取代了之前數萬年來人類遵循的生活方式與技術。

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於74000年前的古代超級火山爆發之後仍然繁盛的一群現代人


原文網址:ScienceDaily, 12 March 2018.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3/180312132956.htm
74000年前的古代超級火山爆發之後仍然繁盛的一群現代人
想像非洲某年夏天從未到來:天空在白晝是一片灰濛,夜晚則閃耀著紅光;春花未開,冬日樹木枯萎;羚羊之類的大型哺乳類因挨餓而日漸消瘦,倚賴牠們維生的掠食者(肉食動物和獵人)也無法從牠們身上得到什麼養分。接著想像如此怵目驚心的景象年復一年地不斷重演,便是在74000年前左右的印尼多峇(Toba)超級火山爆發之後,地球上的生靈所處的景象。但在本周發表於期刊《自然》(Nature)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於南非海岸發現一群早期現代人在此事件下仍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