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衣索比亞南部進行的跨領域研究破解了東非氣候的脈動,並顯示出氣候變遷的關鍵時期如何影響人類的演化、擴散以及革新。這項結果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
位在Chew Bahir的鑽井場址,從280公尺長的岩芯中抽出來的襯管會裝滿取上來的沉積物。圖中的日班工人正齊心協力試圖把襯管拔出來。圖片來源:Frank Schaebitz
在衣索比亞南部進行的跨領域研究破解了東非氣候的脈動,並顯示出氣候變遷的關鍵時期如何影響人類的演化、擴散以及革新。這項結果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
位在Chew Bahir的鑽井場址,從280公尺長的岩芯中抽出來的襯管會裝滿取上來的沉積物。圖中的日班工人正齊心協力試圖把襯管拔出來。圖片來源:Frank Schaebitz
原文網址:https://www.shh.mpg.de/2040070/petraglia-green-arabia?c=1935799
德國耶拿的馬克思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沙烏地文化部遺址委員會以及許多其他沙烏地阿拉伯和各國的研究人員最近在阿拉伯聯合進行的研究,開始把這個亞洲西南最大的國家極為豐富的史前史給記載下來。先前對於此地區的研究主要放在海岸與外圍的林地,但是廣大內陸地區的人類史前史一直以來卻所知甚少。
沙烏地阿拉伯北部的Khall Amayshan 4考古場址。此處發現的證據顯示過去40萬年早期人類曾數度來訪此地,也有找到古代湖泊的痕跡。圖片來源:Palaeodesert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