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大學學院、瑞典自然史博物館、佛羅倫斯大學和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組成的國際團隊,發現了一種從古至今幾乎被完全忽略的特殊化石種類。
鬼魂化石(左)以及它們的虛擬翻模(右)。這些化石的長度大約只有5微米,是人類頭髮寬度的15分之1。圖片來源:S.M Slater et al.
倫敦大學學院、瑞典自然史博物館、佛羅倫斯大學和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組成的國際團隊,發現了一種從古至今幾乎被完全忽略的特殊化石種類。
鬼魂化石(左)以及它們的虛擬翻模(右)。這些化石的長度大約只有5微米,是人類頭髮寬度的15分之1。圖片來源:S.M Slater et al.
原文網址:https://le.ac.uk/news/2022/may/anthropocene-berlin
萊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找「金釘子」(golden
spike)來正式定義人類當下所處的地質時代——也等同於承認人類對地球造成了衝擊。星期三的一場國際會議中,他們發表分析結果有了重大進展。
舊金山灣區採到的黑龍江河藍蛤,以及金門大橋一景。圖片來源:Stephen Himson
原文網址:https://discover.lanl.gov/news/0511-tsunamis
經過訓練的深度學習模型可以即時評估超大型地震的規模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創造的深度學習模型能挑出超大型地震產生的重力波而偵測到它們,這種新方法可以即時預估地震的規模並加快海嘯警報發布的時間。
原文網址:https://www.helsinki.fi/en/news/climate-change/are-new-carbon-sinks-appearing-arctic
全球暖化會造成泥炭地植被在北極擴張。一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原始泥炭」(proto-peat)的跡象,或許代表了新的泥炭地正在形成。
在這根土壤樣品中,黑色的部分代表了礦質土,棕色/綠色的地方則是有機質,大部分為苔蘚。圖片來源:Sanna Piilo
原文網址:https://www.ucdavis.edu/climate/news/carbon-climate-change-and-ocean-anoxia-ancient-icehouse-world
by Andy Fell
一篇新研究描述了過去一段迅速發生的全球氣候變遷,當時的地球跟現在非常相似,某些地方有冰層覆蓋——只不過是在3億40萬年前。大約30萬年之間大氣的二氧化碳含量就增加了一倍,海洋變得缺乏氧氣,陸地及海洋的生物多樣性也跟著驟降。
由科隆、柏林與約翰尼斯堡的大學組成的科學團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文章表示,地球最初的地殼其根部仍然殘留在地函裡面,並且在過去的地球歷史當中持續為噴發到地表的岩漿提供原料。
來源:Jonas Tu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