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3日 星期四

恐龍滅亡都是小行星惹的禍,不干火山的事


恐龍滅亡都是小行星惹的禍,不干火山的事
By Jim Shelton
根據耶魯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在恐龍滅亡的大滅絕事件中火山活動並沒有直接影響,一切都是由小行星造成的。

2020年1月17日 星期五

在隕石裡面找到地球上年代最久遠的物質:70億年前的星塵


在隕石裡面找到地球上年代最久遠的物質:70億年前的星塵
古老的星塵揭露了恆星形成過程中的一段嬰兒潮
恆星的生命是道周而復始的循環。它們誕生於宇宙間漂浮的塵埃和氣體找到彼此、接著往內塌縮在一團、然後溫度越來越高的過程。在燃燒了數萬至數億年之後,它們最後會邁向死亡。恆星死亡的時候會把在恆星風中形成的物質往外拋到宇宙,這些微小的星塵最終會形成新的恆星,同時產生新的行星、衛星和隕石。科學家最近在五十年前墜落至澳洲的一顆隕石裡,發現了五十億年至七十億年前形成的星塵,這是目前為止在地球上找到的最古老固態物質。

2020年1月15日 星期三

科學家發現形成於5.5億年前,迄今最古老的消化道化石


科學家發現形成於5.5億年前,迄今最古老的消化道化石
在美國內華達州沙漠發現年代為5.5億年的消化道化石,或許是瞭解地球動物早期歷史的關鍵。
這兩幅立體圖顯示了5.5億年前形成的管狀化石(左圖紅色部分)以及內部的消化道(兩圖的橘色部分)。圖片來源:密蘇里大學

2020年1月6日 星期一

北大西洋流或許會在下個世紀暫時停止


北大西洋流或許會在下個世紀暫時停止
幸好在未來1000年內不會發生全面停擺
北大西洋流把墨西哥灣的溫暖海水帶到歐洲,使得歐洲西北部大部分的氣候相對來說較為溫和。但是科學家猜測格陵蘭的融冰以及過多的降雨,可能會中斷北大西洋流。格羅寧根大學和烏特勒支大學的科學家經由模擬顯示,由於北大西洋上空的降雨變化不會太大且較為短暫,因此洋流不可能會全面停擺。不過,未來一百年內仍有百分之15的可能性北大西洋流會暫時停止。這項結果於1230日發表在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上圖為北大西洋流。圖片來源:Sven Baars,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

科學家發現地核會下起「鐵之雪」


科學家發現地核會下起鐵之雪
地球內核的溫度相當熾熱且壓力十分巨大――而且還有雪堆覆蓋。這項新的研究成果有助於科學家更加了解影響整個地球的作用力。
上圖為新研究提出的地球內部簡圖。黑色和白色的地方代表含有鐵晶體,像是泥漿一般的層位。這道黏稠的層位在外核的部分(白色)會形成鐵晶體,他們會像雪花一樣飄落到內核頂部,堆積在此並且壓密(黑色)。這道已經壓密的層位在西半球(W)的內核頂端較厚,在東半球(E)的內核頂端則較薄。圖片來源: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傑克遜地球科學院